90 年代 Olympus 在可換鏡單反 AF 化的浪潮中急流勇退,改以固定鏡頭單反(橋式相機、 ZLR )迎戰,相信了解 OM-SYSTEM 的朋友甚至是老用家都會有點惋惜,為甚麼在試作了三數款自動對焦鏡頭後 OM-SYSTEM 就走進歷史呢?到了數碼年代,即使有了自動對焦系統, Olympus 4/3 和 M4/3 的對焦性能始終是用家的痛處。也許大家也有幻想過吧?如果當年 OM-SYSTEM AF 化沒有停下來,即使不討論片幅, 4/3 年代的對焦性能應該也不至於比市場落後?
常言沒有如果,誰知道拜時代進步所賜,今時今日居然能把 OM-SYSTEM AF 化進行到底?雖然已經不是那回事,且聽我慢慢說起。
科技進步有時並不一定要創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東西,可能只需要把一些已有的元素,利用嚇你一跳的創造力量和幻想,像爆漿瀨尿牛丸一樣捏起來就是。短法蘭距、相位對焦加上前後位移接環其實都不是甚麼新科技,但放在一起就是有那個化學作用。
哈哈,其實利用天工 AF-M 接環實現手動鏡 AF 化這個方案,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相信大家也知道是甚麼回事,對不起我廢話了。
早兩年因為某些原因,放售了用來轉接玩旁軸鏡的第一代 A7 ,之後天工就發表了 LM-EA7 接環,期間曾經因為生活壓力瘋癲地入手了最低性價比的 135 格式數碼機身,但那台機身在使用鏡頭尤其是旁軸廣角鏡方面限制實在太大,加上兒子出生後每次出行大袋小袋又要抱抱,甚至覺得很難再繼續手動對焦……到去年 A7M3 發表,不但背照式感光元件解決了旁軸廣角鏡的紅閘問題,更因為水大引誘和誤交損友,了解到改裝薄化濾鏡的效果,加上已經改進了數代的天工接環,順理成章就放售了那台機身。而 A7M3 到手後只是試拍了兩三張就對未改機前轉接旁軸鏡的成像「無眼睇」,堅決寄送台灣 NK 改機工坊接受薄化手術。
既然預期會使用 AF-M 接環,不如就償一個願,來個偽 AF 版的 OM-SYSTEM 看看吧?立即找了一個 Leica M 轉接 OM 接環,改機到手後就長插今次的主角 G.ZUIKO 55mm f/1.2 ……選用這夥鏡頭來開光,是作為 4/3 年代 Olympus 用家對「 f/2.0 魔咒」的怨念,到了 M4/3 年代推出 f/1.2 系列無疑是終於不再保守,但在此之前只有 OM-SYSTEM 的 50mm 焦段有 f/1.8 以上產品,因著這些前世今生就用 f/1.2 來祭好漢吧,而且老鏡就要老到底,老版的 55mm f/1.2 就對了。
其實很清楚魚鱗散景不是自己那杯茶,但常教導兒子偏食不好,加上這顆老鏡全開時的超低解像力也很適合測試對焦性能,畫質甚麽的有很多人有説過,這次就不談了。速度方面,天工接環的活動機構註定了不會像原廠鏡那樣飛速,全開的超低解像力導致檢測不太準確也是意料之內,但配合 Eye-AF 追蹤的 AF-C 還是相當堪用。如果用的是 f/2.0 軍團任何一支,又或者收減一點光圈的話,對焦表現肯定會再有明顯改善。
可惜就如剛開始時的預期一樣,用過一段時間後對手動單反鏡 AF 化就不那麽追求了。首先跳進旁軸世界其中一個初衷就是便攜,但轉接後的厚度實在受不了,單反鏡頭本來就有一定的法蘭距長度,還要照顧感光元件和 LCD 螢幕的厚度以及使用手感等,轉接環加上機身比單反還要厚。對比接上單反時,光圈環的距離變遠,這部份不單影響使用手感,也不便攜。而當年 OM-SYSTEM 的設計理念就是以便攜為重,轉接 A7M3 只算是數碼化和 AF 化的拆衷吧。
至少我曾經在 5D 和 4/3 單反機身上轉接過老 OM 鏡頭,配合裂像對焦屏的拍攝手感比起現在 AF 化後還要好,也要便攜得多。
但矛盾的是,拜無反短法蘭距設計所賜,才會有那些減焦增光接環甚至是現在的自動對焦接環……現在這個轉接方案其實已經相當足够,至少達成了 AF 化的初衷,再不便攜也没有原廠鏡頭那麽笨重,其他甚麽的將就一下就好,反正也没有期望過 A7 的操控……「常言高興別太早,構思之中一切不必太美好,儘管真給你做到,一一講天數,一切可做便去做」,人生如果有完美,當年 OM-SYSTEM 就不會反大家的高潮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