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接触银河摄影的朋友,会不会有个疑问,为甚么网上看到的银河照片,每张的色彩好像都不同?
其实本质就是色温问题。 资深影友会明白,如果你希望相片颜色准确、色彩鲜艳,拍摄前就需要事先设定一个基准,告诉相机哪种颜色是黑、白和灰,也就是设定白平衡。 白平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正确的设定可以让相片还原真实动人的色彩。
色温是很容易随着光线变化而改变的,这一秒在太阳底下、颜色偏暖,下一秒走进建筑物阴影,颜色也变得偏冷,没经过相关训练,单凭肉眼未必能察觉色温改变,因为人看到的影像会被脑补,但相机没有脑袋,自动模式也只是凭预先写入的程序、按规条去决定白平衡,误判机会也就比较高。
你可能又会有疑问,黑夜就是黑色,又怎会影响到白平衡? 其实影响白平衡的因素可多了,先看看以下这张图片。 这是在一个观测条件极优良,空气良好、几近零光害的山区拍摄,理论上只有银河发出来的光线,没有其他情况影响,应该最能展现银河的真实色彩。
提醒一下,画面看到的银河是夏季的银河,是我们银河系的中心地带。 请留意一下色彩,天空是黑色的,而银河中心是一层淡淡的金黄色。 银河中心是一个超巨型黑洞,所有物质都会被吸进去、同时发出幅射,再加上宇宙膨涨、星体距离改变导致红移现象等等不同因素,以及光线进入地球前后会受到星际间物质、传播距离和我们的大气层折射所影响,最终的色彩就是这样。
再来看看以下一张在澳门龙爪角拍摄。 澳门是一个光害相当强劲的城巿,所以同样色温拍出来的银河也有所不同……
相片不但因为城巿常见的黄光而导致严重偏黄,相片中心附近的银河更黯淡至快要看不清了,如果我们为了更清晰的银河而稍微推一下反差和曝光……
银河是清晰了,但相片整体极端偏黄,惨不忍睹…… 那如果按照之前在无光害地区拍摄到的银河,尽量保持夜空应有的黑色,并控制光害对画面的影响,又会是如何呢?
其实关键就在于后制时如何控制好画面每一个元素的色温。 有些朋友很讨厌后制,但笔者必须指出,正确的后制是能突出相片的元素、还原真实,以开首所说的白平衡误判为例,后制调整白平衡就比起直出更能反映真实色彩。
这是最近拍摄的一张城巿银河景观。
在澳门要拍摄星空,就必须要跑到最南端的黑沙、龙爪角。
很久以前已经想拍这个画面,终于借着最近一次台风吹袭前的好天气完成,后制时除了还原银河的颜色,也控制地景呈现应有的色彩,同时也保留了一点光害对夜空的影响,保持其真实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拍摄,如果你坚持把天空维持在中性黑,地景就会偏黄得完全没有色彩;如果你坚持地景要有正确色彩,那天空的颜色、甚至连银河的颜色也维持不下去了。
说到这里,有点后制经验的朋友应该已经想到地景和星空分开处理的手法了。
了解以上情况后,大家就会明白环境因素对银河色彩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断其他情况,例如月出也会让天空加入了另一种色温的光,而一些不同颜色的射灯、激光表演等,又会把星空照成其他颜色…… 如果拍摄地点是这样恶劣的话,笔者应该会选择毅然放弃。
同样的龙爪角星空,天气好、花心思后制,配合光害滤镜,还是能还原真实色彩的。
当然,摄影从来不是死框框。 以下相片在日本轻井泽王子滑雪场拍摄,你可以看到星空明显偏蓝。 为什么笔者接受把相片调成这样? 首先照片中的银河是冬季银河。 相比夏季,冬季银河是相对没有色彩的,就像一条静恬的白色缎带挂在夜空中;其次是轻井泽还是有点黄色灯光,笔者刻意维持雪地的白色;最后是笔者认为蓝色的夜空更能表达冬夜的宁静气氛,而且地球上天空的光都来自太阳,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一般被折射成蓝色,但后制时也要控制着蓝色不会增强至好像白天一样。
笔者认同摄影不应太多限制,只要不过份、循科学就可行。
网络上有大量网友分享的银河照,可是很多朋友因为各种不同原因导致不同颜色的星空,有紫的、绿的,甚麽都有。 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关注相片中的色彩是否能准确反映真实,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看上去和真实不符合的摄影作品,却又能无视五颜六色的星空? 黑夜本来是黑色的,星星也自有她们的色彩,只要你能保持基本的色彩准确,灿烂的星空自会呈现眼前。
写在最后
如果你接受了这篇文章的理念并予以实行,那么笔者在此恭喜你,你的摄影作品 like 数会直线减少。 因为笔者观察到 like 数最多的照片普遍不是那些坚持准确色彩的, 大众最喜欢的,其实是那种超级视觉冲击、很 Juicy 、很 Blink Blink 的那种美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