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初 M4/3 系统吸引了一批原先使用 135 系统(所谓「全片幅」)的用家双修或转会,但不少朋友觉得很难适应透视感,即使等效焦距一样,为甚么透视感总差了一点?具体来说在 M4/3 使用 17mm 镜头,有些朋友会觉得透视感和 135 系统的 35mm 相当不一样,进而认为:「啊,因为那是 17mm 镜头的透视感」。
本想这次写得比较生动一点、不谈太多概念,又想分享一点经验,但发觉这个话题最终还是科学问题占大部分,所以又必须先科普一下……放心,我会尽量轻手一点,不会很大力(笑)。如果你不想看,又或是这些已经都懂,又想看看我的经验之谈,可以先往下一点继续看。
首先是所谓透视,其实是把立体三维空间的形象表现在二维平面上。在真实世界中,景物的体积、不同景物之间的距离都是固定的,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位置,只要你不移动,透视就永远不会改变。
然后,焦距这回事,科学一点的说法是「成像」与「焦点」之间的距离,贴近一点现实的说法,就是决定画面的可视角度有多大。结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只要你站在同一拍摄位置,使用任何焦距的镜头,理应得出同样的透视感,不同的只是「看多一些」或「看少一些」。
最后是片幅,我们知道相当于画布大小,一张相片可以「看多少东西」, 片幅决定能记录多少镜头投影来的影像。 是不是跟焦距有点像?对,所谓视角其实是由焦距和片幅共同决定的。
实际情况是:如果你使用 135 格式相机拍摄,使用 50mm 镜头,你可以得出 46 度的视角;如果你使用 4/3 片幅,在同一距离下要获得 46 度视角,就要用上 25mm 的镜头。既然拍摄距离没有改变,那就应该得出了相同的透视感。
以下我们又用 135 格式 21mm vs 4/3 格式的 21mm 作例。
一般人会误会超广角做成的「拉扯感」为透视感,其实只是可视角度变大后的物理现像,实际上透视还是没变。我能保证,把前者拍的画面裁切中间部分,就会得出跟后者相同的画面。
不管理论还是实测,都证实了不同片幅在等效焦距下透视理应一样,但拍摄者的确又有不尽相同的感觉,那说明问题在其他地方……
首先是画面比例
4/3 系统的核心是使用了「 4/3″ 」格式的感光组件。这个命名方式,表示这个规格是沿于过去数码感光组件出现前,用于摄像的「阴极射线管」。
因此, 4/3″ 格式的特性几乎都承继自摄像管, 4:3 的画面比例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是影片拍摄,比电子年代更久远的上世纪 30 年代, Kodak 设计了 35mm 格式底片,把片幅固定孔横放,阔度刚好是 35mm 。
后来 Leica 拿 35mm 底片格式转个 90 度「再横放」,以横幅取其 36mm x 24mm 范围,结果以轻巧姿势迅速普及, 135 系统就定下了江湖地位,以至于现在所谓等效焦距也拿了 135 系统作基准。如果你原本是拍摄中片幅的,大可以把标准镜头等效焦距说成是 85mm ,我会相当快乐(笑)。
36mm x 24mm ,画面比例是 3:2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端倪了。
把上面两张相片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你会发现 a7iii 的 3:2 ,左右两边的景物多一点,而 E-PL9 的 4:3 ,上下方景物多一点。
同一影像投影,如果我们希望尽用成像范围, 4:3 和 3:2 就会有不同的画面。而所谓拍摄视角,其实是指画面对角线的视角。也因此,有些相机厂商还会列明镜头(当然要配合片幅)的「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供用家参考。
可能是为了迎合 135 格式的转会用家,早期 M4/3 部分机型出厂预设为 3:2 比例,但我们已知道 4/3 格式的比例是 4:3 ,那这个 3:2 是甚么回事?答案:裁切。
由于 4:3 和 3:2 的不同,以水平视角来说, 4/3 格式本来就比 135 格式窄,把 4:3 的影像裁成 3:2 ,那就会影响到对角线视角。也就是说,假设你原本是一个 135 格式的拍摄者,当你换到 4/3 格式,而又希望继续使用 3:2 比例,即使你使用了等效的焦距,那么你最终得出的影像还是会比等效焦距本来的视角还要再窄一点点。同样的情况,如果你换到 FUJIFILM GFX 、哈苏 X1D (感光面积 44mm x 33mm ),甚至是中片幅上的 645 格式全幅( 56mm x 42mm ),画面比例同样是 4:3 ,你会得出和 4/3 格式同样的情况。
如果你换到原生 4:3 的片幅,要不要裁成 3:2 ?那就是个人的选择和习惯、以及对美感的判断了。
画面比例与拍摄习惯
解答了透视改变的真正原因后,我认为这些透视和画面比例的问题,对街拍题材影响最大。
首先不同片幅拍摄出来的画面,景深可以不尽相同,这关乎拍摄设定。有些街拍者会设定固定的曝光值,例如 ISO100 、 1/200s 、 f/5.6 ,甚至使用 35mm 镜头,固定对焦至 3 米左右,那么 2 至 5 米的景物都能落入景深范围;当改用 4/3 片幅 17mm 镜头,因为焦距短了,如果保持同一组曝光值,景深范围就变大了,如果我想画面的背景「散」的程度一样,光圈就要改到 f/2.8 ,景深范围才会回到 2 至 5 米左右,而这又会牵涉到 ISO 和快门的调整。
另一个问题是,可以说每个街拍者对于如何拍摄,基本上都已有一套深入骨髓的习惯,例如有些人会用 35mm 镜头 2 至 5 米景深范围保持一个距离拍全身,有些会更进取的用更近距离、更窄的景深来拍半身画面,但这些都几乎成为了街拍者的呼吸,甚至 Don’t think just shoot ,那么无论这位街拍者使用任何片幅,都会站在相同的距离按快门。如果我是一个从 135 系统转到 4/3 系统的拍摄者,最终以 4/3 系统拍出来的画面,主体会比较集中到相片中央;也有些朋友会因为视角变窄了而退后一两步,这更从根本上改变了透视。
说到这里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看相片,倾向追求「开阔」的感觉,很容易就会关注一张横幅相片的水平视角包含了多少。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一样呢?
写在最后
这次讨论的话题,牵涉到器材和拍摄技术,也牵涉到一点美学观感。其实所有技艺,不仅是个人技术,有时候还要点天时地利人和,手上的器材能不能配合做到自己想要的……摄影这回事作为兴趣,有些人偏重做器材党,有些人更关注如何提升内容深度,没有谁比谁高尚。如果艺术感是「技」,对器材的理解是「道」,那我个人希望追求的就是技道并进……虽然现在水平没有很高 XD
最后分享一下一些用 35mm 至 40mm 等效焦距的街拍,主要是使用 4/3 格式和 135 格式。双修一段时间,基本上都能做到拿起那一台就那样拍,这里就不交代每张相片所用的器材了。有些相片是在疫情前拍摄的,所以相中人没有戴上口罩,并不因为对方意识不足。也提醒大家做好防疫,希望我们尽快能「除罩相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