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完缺失的青春:Olympus E-1 、還有「 OM 藍」

4/3 系統的起點—— Olympus E-1
4/3 系統的起點—— Olympus E-1

  4/3 全面停產至今沒有寫過一篇感受,枉我多年來自詡為 4/3 死忠,即使到了 M4/3 年代也要追著兩代旗艦,為的是那些變態又和藹可親的 4/3 鏡,其實一直以來有點遺憾、也有點心虛,因為我從來不是從 4/3 的起點進入這個系統。

  說起來與 Olympus 結緣在中學年代,那時候攝影器材剛進入數碼化浪潮, Olympus 算是反應得來的廠家之一,當年數台 C 系的數碼相機獲得市場高度評價,某一天看見一位已是大師級的老師手持著一台十倍光學變焦的小相機,讓手上只有一台三倍變焦相機的我覺得相當驚艷,老師介紹原來是 Olympus C-750 ,自始對這個品牌的印象就落在心中。(即使後來才明白,即使在那個年代十倍變焦也不是甚麼黑科技……)

4/3 系統的起點—— Olympus E-1
4/3 系統的起點—— Olympus E-1

  一年後 Olympus 宣布開發 4/3 系統,又一年後就向市場端出了這台經典之作。那個年代聽著甚麼鏡頭直射入光、甚麼超音波除塵技術,甚麼全片幅傳輸式 CCD ( FFT-CCD ,到了現在才知道這個技術是那個年代真正的黑科技),被廣告說辭忽悠的厲害,心裡想著想著以後掉進數碼單反的大坑就要選這台,當然那一年還是學生哥,好溫功課,不要只顧拍照,更加沒錢,只能發夢……

  夢發著發著就到了大學畢業那一年,為了拍畢業照那天留下美好的回憶,花掉積蓄就買了當時最新的入門型號 E-520 ,機身內置防手震雖然不是那時候的世界初,卻是新手入門的福音,而早已成熟的 Liveview 技術,也是自從在 E-330 推出時被震憾了一下之後,終於可以享受到的方便。

  可惜還是有點不完美,當年拍了些照片覺得天空的藍很漂亮,到處找資訊看到了「 OM 藍」一詞,以為這就是我們家特色,最終貼到論壇後師兄回覆說「這不是 『 OM 藍』」,從此就耿耿於懷,到底「 OM 藍」是甚麼呢?到了解只有 Kodak CCD 機型出來的才是「 OM 藍」,這是後話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 E-x20 系列以後, 135 片幅開始重新在市場上普及,整個 4/3 系統開始走下坡。除麈和 Liveview 是今時今日相機的基本功能, Olympus 用家可以驕傲的說這些都是當年 4/3 逼迫市場跟著走,可是 4/3 卻從來沒有成為市場的主流,直至後來感光元件技術更趨成熟, 4/3 聯盟開始革起反光板的命,到了 M4/3 系統現世,被市場接受,形勢才不至於不可挽回,可惜 4/3 的一切都已經不可挽回了。

  由 4/3 到 M4/3 ,用過數代旗艦,功能、性能都有長足進步,但最基本的成像風格由我第一台 E-520 至目前的 E-M1II 都已經有了數次改變。就像「 OM 藍」,現在不少泛濫在網上的相片自稱是「 OM 藍」,但我所用過的機身中幾乎每一台的藍天都有不同表現, E-520 和後來的 E-5 已經有差別, E-5 和 E-M5 有更多的不同, E-M5 和同代的 E-M1 的色彩管理完全是兩回事,而到現在的 E-M1II 風格又有了差異……

老機的 DR 在今日已經落後,但 E-1 卻調校的很不錯。

  平生不識「 OM 藍」,便稱死忠也枉然。直至 10 多年後的今天有了經濟能力,趁著那些機器還沒有完全風化,那就補完一下我所沒有經歷過的時代吧。既然只稱死忠,怎可以不去把這個系統的前世今生好好認識一下呢?就像當年喜歡過的女孩,您每晚在 ICQ 、 MSN 等尋找她生活中的蛛絲馬跡,這當然是矯情,卻是無污染的青春。當初胡裡胡塗就消失不見的初戀,您當然不可能再次重溫,但當初想玩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玩過的相機,只要還有人保存著,還是有機會重拾舊夢的。

E-1 的人像膚色很不錯吧?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