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充值之 mZD 45mm f/1.2 PRO

  OM-System 的 90mm f/2.0 Macro 在數碼年代,一直是舊鏡玩家當中比較熱門的選擇。從歷史上看,遠攝和微距也的確是 Olympus 的拿手好戲,甚至在 OM 年代, Olympus 有很多遠攝焦距都會同時設計成微距鏡頭,這個設計讓 Olympus 在人像的題材中形成獨特的風格:明快、銳利,同時透過 f/2.0 的光圈營造出極淺景深。大光圈遠攝+微距這個理念延續到了 4/3 年代, E-System 老用家都會利用 ZD 50mm f/2.0 Macro 充當人像鏡,成像風格上和 OM 90mm 相似。

Olympus mZD ED 45mm f/1.2 PRO

  可是到了 M4/3 年代,微距和遠攝開始分家。經典人像焦段推出了 45/1.8 雖然口碑不錯,但幾乎都是因為性價比而不是畫質所帶來。而到了 45PRO 推出, Olympus 用家終於有了一支專職人像的旗艦級鏡頭。成像風格其實還是跟 OM90 和 ZD50 類似,雖然三者都是 Olympus 品牌,光學設計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賣點當然是 Olympus 強調的「 Feathered bokeh 」,散景比兩位前輩都要順滑,也不像 OM90 那樣到了焦外立即散得過分,幾乎沒有過渡可言,甚至是首次讓我有「原來 Olympus 都懂得做散景」的感受。

  最後想說的是, f/1.2 的景深也薄得讓我控制不了,難道更大片幅更淺的景深一定是優勢嗎?作為一個副修 135 片幅,主修 4/3 片幅的人,我總是覺得沒有誰能取代誰,需求和理念應該永遠大於硬指標,「升級大片幅」並不是完善攝影器材的唯一方向吧?

  P.S. 不知為甚麼這個視角總是用了直幅構圖,從前玩 135 片幅的 135mm 也是這樣……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