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0 怎會不等如 f/4.0 ?

  想先說一個故事:話說有一次因為一些原因陪太太到影樓,當時由一個當攝影師的朋友負責操刀拍攝。我說想試一下影樓燈的操作,他把數據告訴我,我就試拍了一張。他使用的是 35mm 格式的單反,而我使用的是 4/3 片幅的 E-M1 ,有趣的是大家的快門曝光組合相差無幾。

影樓猩猩
影樓猩猩

  經常在網上看見有人說,因為小片幅要裁切,所以小片幅的 f/2.8 不等於大片幅的 f/2.8 、同一光圈下小片幅的快門會慢一點、感光度會高一點云云……這是真的嗎?為此我想分享一個很久以前做過的簡單對比。

  測試當年同時擁有 35mm 格式的 Leica M-P typ240 和 4/3 格式的 Olympus E-M5 Mark II 。忽發奇想就做了這個對比,讓日後大家再談起小片幅快門慢一點的時候能拿出來跟大家說說事。兩台相機都使用了同一支鏡頭,在同樣的室內照明環境底下,同時使用 M mode 手動設定光圈( f/4.0 )、快門( 1/8s )、感光度( ISO400 )和白平衡,意即過程中相機的自動曝光部分完全沒有參與。拍攝後利用同一軟件不作任何調整輸出,並利用取樣器工具檢視同一位置的 RGB 值,以及透過截圖截下相片的整體直方圖如下:

Leica M-P typ240 的結果
Olympus E-M5 Mark II 的結果

  顏色取樣器回報的結果顯示,兩台相機的取樣點 RGB 值結果相近,而從直方圖看,除了兩台相機之間不同的顏色演算取向之外,大致的圖像形狀基本一致。

曝光值無關片幅大小

  既然實際測試看到兩個不同片幅,在相同環境下使用同一拍攝數據,最終得出了相同的曝光影像,那所謂的「同一光圈小片幅曝光少一點」就不攻自破。

  其實很多朋友跌進了一個誤區:以 4/3 格式和 35mm 格式的對比為例,因為 4/3 的裁切因子( Crop Factor )為 2 ,所以焦距乘二後套進光圈( f-number )的公式:焦距/光圈孔直徑,所以就有了光圈實際小兩級的說法。然而,這種論調忽略了一個事實:一支焦距為 50mm 的鏡頭,不論在甚麼情況下都會是 50mm ,就好像在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中,太陽一定會從我們東邊升起,不會因為你身處北半球抑或南半球而有所改變。所謂裁切因子更準確的說法,是換算為 35mm 格式後哪一種鏡頭相同的拍攝效果,例如一支 50mm 的鏡頭用在 4/3 片幅上,並不是說鏡頭的鏡片會突然改變形狀變成 100mm ,而是視角會相近於 35mm 格式上使用 100mm 的鏡頭。光圈亦相似, f/2.0 就是 f/2.0 ,並沒有因為使用在 4/3 片幅上而光圈忽然縮小成 f/4.0 ,只是在景深方面,因為本質是一支 50mm f/2.0 的鏡頭,景深範圍相當於 35mm 格式上使用 100mm f/4.0 鏡頭而已。

截圖:維基百科

  中文維基百科上對曝光值的解釋倒是準確:

  在攝影中,曝光值(Exposure Value,EV)代表能夠給出同樣曝光的所有相機光圈快門組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B%9D%E5%85%89%E5%80%BC

  「曝光值」其實是一個被誤用的名詞,因為它反映的是拍攝參數(camera settings)的組合,而不是曝光量(photometric exposur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B%9D%E5%85%89%E5%80%BC

  也就是說, EV 值是一套任何系統都會使用的標準,裁圖的圖表反映了在某一 EV 值下, ISO100 感光度時應該使用甚麼樣的快門和光圈組合。這裡大致可以理解為甚麼說同樣的 f/4.0 ,大小片幅沒有不同。

  如果有用過測光錶,或使用「陽光 16 法則」街拍的經驗,應該更好理解:當中沒有片幅這個變數。

  有些朋友會混淆了曝光值和曝光量。是的,大片幅往往需要更多的光線,但要搞清楚,大片幅需要更多光線是因為面積較大,光線是用來滿足多出來的面積,而不是片幅上每一點的曝光多了。曝光量是關乎感光幅面需要多少光,是硬件層面的東西,而曝光值才是真正關係到攝影師如何設定相機。

ISO 值是有標準的

  所謂 ISO 其實是指國際化標準(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為任何工業標準提供世界性的規範。其中規範數碼相機感光度的標準為 ISO12232 ,在 2019 年更新過一次。

This document specifies the method for assigning and reporting ISO speed ratings, ISO speed latitude ratings, standard output sensitivity values, and recommended exposure index values,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It is applicable to both monochrome and colour digital still cameras.

https://www.iso.org/standard/73758.html

  ISO 一詞則被相機制造業界廣泛用作感光度的借代詞。關於這項標準的內容比較專業,這裡不作引用。簡單說,任何攝影工具為攝影者提供感光度設定,都得遵循該項標準。

  有些朋友會說,聽過有相機廠「虛標 ISO 」?大部分持這個論調的朋友都是拿 DxO 的測試數據來說事,截圖如下:

截圖: DxOMark.com

  看 DxO 的數據,較小片幅的 E-M5II 在測試中的確看似 ISO 「更不足數」,那肯定是欺騙消費者了? DxO 自己對此則另有說法,但該篇文章已因其官網改版而遺失。簡單說來,該篇文章認為不是欺騙行為,不過也可能可以稱為「把戲」( DxO 該篇文章的說法是: Not cheating—okay. A trick? Maybe. )。也就是相機廠因應感光元件不同的感光能力,在輸出 RAW 檔案時把檔案「推光」,讓最終照片的曝光達至上述 ISO12232 的標準,開首的對比已是實證。有些朋友批評廠商「欺騙」 ISO 值來獲得較好的雜訊表現,自然就沒有邏輯可言:「推光」又會增加照片雜訊,騙來根本無用。

  雖然 DxO 的該篇文章已經不存在,但關於 ISO 是否虛標,個人仍未看到更有力的文章證明,因此個人還是傾向該篇文章的說法,亦期待有更多相關討論進一步支持或反對這個觀點。

最後想説的是……

  每次拿出這個對比,總有一堆網友會質疑不同相機不同測光會影響結果,為甚麽不用測光錶云云。不聽書會導致考試不合格,早説了全手動輸入數據,沒有經過測光,一個不存在的行為到底怎樣影響結果?

  只怪自動化攝影寵壞了攝影人。

One thought on “f/4.0 怎會不等如 f/4.0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