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年代老前輩常說「 50mm 技術成熟、畫質最好」,想來不無道理,當時主流的 50mm 單反鏡頭都採用誕身百年之久的 Double Gauss 雙高斯光學設計, M4/3 誕生之初,松下也用此結構為…
拍風景總會遇到反差過高的場景,照顧得了天空的細節,地景又照顧不來。處理這種場景,在拍攝階段衍生出「搖黑卡」和使用「漸變 ND 濾鏡」,甚至目前有相機已經能在機身上模擬漸變濾鏡效果,這些都可讓底片或數碼…
非球面鏡片技術能有效減輕鏡頭重量和體積,其中 Olympus 的「雙面非球面鏡片」於 2008 年首次應用於 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 鏡頭上,儘管成像略遜,…
近年不少人認為手機的攝影質素已經比肩傳統相機,使用相機的攝影人不斷找出相機的優勝之處,然而相機市場的動向還是不可逆轉,廠商們要麼改變業務重心,更甚者直接終結相機業務,有廠商明言日後只向專業器材方向發展…
目前市場上有些品牌標榜底片模擬為賣點,而在 Olympus 相機,近年也有機型提供獨立分色調整的轉盤,有網友使用分色調整設定模擬了一些知名底片的成像風格,而筆者今次想分享利用 Art filter 來…
記得當初 M4/3 系統吸引了一批原先使用 135 系統(所謂「全片幅」)的用家雙修或轉會,但不少朋友覺得很難適應透視感,即使等效焦距一樣,為甚麼透視感總差了一點?具體來說在 M4/3 使用 1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