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基本的疊圖提升信噪比、長曝光拍星流跡,再到天地不同曝光影像接合,除非能一次曝光完成影像,否則星空和天文攝影題材難免涉及到合成。
我自己的想法是,我追求的到底是「照片」還是「圖像」呢?
必須說明我個人不反對任何形式的合成創作,但我們更須清晰創作目的。
攝影術的發明是為了紀錄現實世界的影像,但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紀錄並非絕對客觀真實。最簡單的例子是,使用廣角鏡產生的透視變形就並不反映影像真實的「形狀」。然而相對的是,假設照片並無做過任何手腳,即使影像變了型,其姿態、所在位置等都反映著當刻的存在事實。
也這是説,作為「攝影作品」,這個影像最基本得和拍攝當下的「存在」保持一致。拿攝影比賽為例,很多主辦方都不會接受加入本不存在的鳥、拿掉影響構圖的樹,或放大想要強調的月亮等。
因此,這樣的理解以外的,我認為可以稱為「圖像」。
以銀河攝影天地合成為例,算「攝影」還是「圖像」?關鍵是這個銀河出現的方向相對於地景,是不是和拍攝當下保持一致?星點的位置,有沒有透過對齊( Align )放回原來的地方、至少對齊到地景的星點?銀河是同時、抑或是異地拍攝?
比較有趣的是深空攝影,天體雖然暗淡但存在,累積光這個行為有時需要以月計,相對來說天體可以千年不變,一個半個月也只是須臾。所以你使用疊圖的素材都是你聲稱的時段拍攝嗎?有沒有使用到異地拍攝的相片?
拍攝真的是個人行為,背後的目的和操作都只有自己知道。但除非只是獨樂樂、自我收藏,作品一旦公開,就是給人看的,就不能避免其他人的讚美或批評。
從前我個人也不喜歡詳細說明,畢竟影像自有生命;但進入互聯網時代後,我們已多次見證暧昧不明的影像對人如何理解世界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作為創作者和發布者,如果我今天發布的是「圖像」而不是「照片」的話,清晰説明是我的自覺,也是對讀者的尊重。
聲明:所有照片在拍攝時均在拍攝該照片的同一地點、同一時段内完成所有素材拍攝,合成時均透過科學手段對齊星點到當刻的位置。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