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 拍攝,輕便行星攝影的新可能?

E-M1 II + ZD150mm 鏡頭以及 EC-20 兩倍增倍鏡,在街邊拍攝月球。

  一直以來,行星和月球拍攝非常依賴疊圖,一是因為在地球上,大氣層的擾動會影響極遠距離影像的穩定度--舉例來說,拍攝月球時用相機放大至 10X 的話,可以看到月球好像「水滾」一樣;二是因為用作行星拍攝的相機大多以小片幅、高密度為主, 在某些情況下,無可避免訊噪比不足。目前行星和月球拍攝主流做法,是利用專門相機連接電腦,拍攝數千幀的 AVI 檔案,再利用軟件疊圖。

  然而,電腦和赤道儀並不是每天都會帶出外的器材,每次拍攝都要抬出望遠鏡、赤道儀、設定好電腦,又未免有點太累。快樂攝影就是要輕便! 當身上只有一台能拍 4K 影片的 M4/3 相機,一支實際焦距 300mm 的鏡頭(視角等效於 135 格式的 600mm )和一支腳架,又能不能把月球拍得好呢?

  以 M4/3 系統為例,像素水平大約在 1,600 到 2,000 萬左右, APS-C 的主流也在 2,400 萬左右,而 4K 大約是一千萬像素,比起 FHD 格式,算是更貼近今時今日的像素水平,而 3840×2160 的像素大小,也進入了堪用的門檻。

  筆者曾經利用擁有 4K30 規格的 Olympus E-M1 II 嘗試拍攝月亮,當時只是在家附近的街道上架起腳架拍攝。流程是這樣的:當時月球正向中天位置升起,固把月球放在畫面偏下方,以預留位置讓月球移動。然後對好焦,錄影鍵按下去,當時拍了 2,000 幀左右。利用 AS!3 等專門軟件疊合好相片,然後簡單扔進 Photoshop 處理看看效果。先看看單張拍攝,在應用了兩次「更銳利化」後,圖像已經慘不忍暏地「起狗牙」 (按圖可放大) 。

  而 4K 片疊合呢?因為 4K 的解像度只有 3840×2160 (約一千萬像素),利用 E-M1 II 拍攝其實就是把原生的二千萬像素縮小,像素密度由原來的 3.3um 增加至等效於 4.5um ,因此圖像看上去稍微比單張小一點,但應用兩次「更銳利化」後,效果卻比單張要好(按圖可放大)。

  除了月球之外,筆者也嘗試過利用赤道儀和望遠鏡,以 E-M1 II 的 4K30 影片拍攝木星,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有哪些局限性?

  當然,輕便有時和質素相違背。相機拍攝 4K 影片目前普遍採用較大比例的壓縮,單一幀影像的質素與傳統拍攝 AVI 相比還是差太遠。

  其次在幀數方面,目前市場上的相機最高提供每秒 60 幀,拍攝月球這些相對穩定的大目標還是足夠,應付木星這類距離遠的就顯得足襟見肘,尤其木星每 99 秒自轉一度,買個保險的話最好在 50 秒內完成拍攝,以 4K60 拍攝的話約能取得 3,000 幀畫面,但如果以最新的 CMOS 行星相機拍攝的話,可能已達到過萬幀了,而更高更快的幀數亦有利提供更多樣本,更好避免大氣擾動等影響。

  最後還要留意片幅和像素密度的關係,目前大部分相機的像素早已超越 4K 解像力,意味著拍攝 4K 很可能會出現「縮圖」而導致像素密度減少(當然有部分廠商是採取裁切方式拍攝 4K )。

  然而,當你不方便攜帶,又或者本身就沒有赤道儀和手提電腦等器材,筆者仍然推介這個能提升畫質的拍攝方法。筆者個人認為比較適合拍攝月球等大目標,片幅以 APS-C 或更小的比較推薦。目前巿場上部分相機已提供 6K 影片拍攝,筆者其實相當期待 8K 影片普及的一天呢。

發表留言